本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景观复合管护栏,为何会被网友戏称“死亡栏杆”?
众所周知,景观复合管护栏的作用本来是分离相向行驶的车辆,防止行人随意乱窜,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。但近年来,车撞上护栏,护栏插入车体内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,即使装有各种安全配置,在景观复合管护栏面前也是丝毫不起作用。很多时候,景观复合管护栏在破损的情况下,钢管有极大的可能直接插到驾驶舱里,运气好的,可能就是挡风玻璃戳个洞,运气不好的,大家可自行脑补一下惨烈的画面。所以现在景观复合管护栏也被众多网友戏称为“死亡栏杆”。
其实以前的老式护栏是整体焊接的,所以还是很牢固的。但现在的护栏更多是塑料和钢管组合而成,用卡扣和套管的方式固定,所以只要汽车一幢,就很容易导致碎片和钢管横飞,击中本已“伤痕累累”的汽车,给汽车和司机造成无法预估的二次伤害。其实总结下来,造成事故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是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,酒驾、困驾或者强行变道超速;二是撞上护栏,从而引发二次交通事故。所以遇到这种情况,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车速,谨慎驾驶,有多远离多远,“惹不起,躲得起”。
可见,景观复合管护栏在设计上确实存在着缺陷,广大民众也都提了意见,但是相关部门什么时候做出调整就不得而知了。毕竟这件事还是经过层层审批的,这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不过近些年国外针对此番现象,研发了一种新的护栏,叫做旋转防撞桶。如果有车辆不幸高速撞到防撞桶后,该护栏会根据惯性将车辆向护栏的延伸方向推进,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。目前这种护栏也已经被引进国内,但由于成本较为高昂,所以目前只在少数的高速路段应用。
所以,在现阶段到处都是“死亡护栏”的情况下,小编还是温馨提示大家,小心上路,谨慎驾驶,珍爱生命,远离“死亡栏杆”!